中午近一點,由飯店左邊馬路騎去,愈騎愈覺得不對勁,拿出地圖看,嚇!騎錯了,要往另一方向才對,大約騎了十多分鐘,來到南竿遊客服務中心,詢問後,往北海坑道方向走去。
昨天走過北竿北海坑道後,心想坑道應該都一樣,所以並不打算再到南竿的北海坑道,但是一面之緣的朋友極力推薦:「感覺不一樣,南竿北海坑道一定要去」,所以下午獨自遊島的第一站就是北海坑道。
南竿北海坑道入口與金門的翟山坑道很像,都有寬敞的走道,牆壁和地面也都潮濕,走路時要特別小心,以免滑倒。
進入坑道後,左邊有一處內凹的情境展示空間,顯示出當時開挖的情形,因為是內凹洞穴,要特別注意一下,不然會嚇一跳。
順著參觀方向指標走進坑道內,因為漲潮的關係,步道已淹沒,不能步行只能搭船遊坑道,剛好遇上前一批遊客搭船回岸,岸上閃閃閃個不停,大家輪流拍照。
我獨自一人,必須再等十分鐘,與後來的遊客一同搭船。
等候時間,與工作人員聊天,二三十分鐘過去了,尚無遊客前來搭船,最後,在專屬搖櫓人員陪同下,我一人搭船遊坑道。(船資150元)
好安靜~靜乎無聲的坑道內,只有我這一艘船搖櫓人員專業的解說聲音.....
與北竿一字型北海坑道不同的是,南竿北海坑道呈「井」字型,水道全長640公尺、高18公尺、寛10公尺、步道長700公尺,延著步道繞一圈約需三十分鐘,若是邊走邊拍照,三十分鐘應是不夠,可惜,來時遇到漲潮,只能搭船不能步行遊坑道。
在燈光照映下,深不可測又平靜無波的水面,像鏡子般映著岩壁的壯麗,靜下心,靜靜聆聽水滴滴下的聲音。
船靠岸了,二十分鐘船程裡,不時看到岩壁上劃上兩道線,分別是漲潮時的高度是紅色線,以及颱風來襲水位高度是白色線,但為何只有這面岩壁是藍色線?搖櫓人員解釋:「是因為白色顏料用完了」,哈哈~~除了我以外應該沒有人會問這蠢問題吧!
走出坑道,好刺眼,明明藍天白雲、烈日高掛卻又風勁強,好奇怪的天氣。
「印地安人頭岩」感覺蠻像的,將相機鏡頭拉遠,穩住雙手不要晃,努力對焦,風力太大了,連拍幾張都有點模糊。
在印地安人頭岩後方是臨海而設的「大漢據點」。
走進大漢據點內,海風在洞內不斷竄流發出呼呼呼聲音,一個人走在雕堡裡感覺有點怕怕的。
這間是簡報室,因雕堡內濕氣很重,天花板都結一粒粒的水珠,很難想像冬天時,以前的阿兵哥在這裡是怎麼渡過的。
看到第一座砲台了,砲台旁邊有樓梯可以通到另外兩層坑道,只是我沒再往上走。
在遊客中心旁的停車場,正當研究手裡的地圖時,遇到一群年輕人,我順口問:「請問你們知道鐵堡往哪裡走嗎」?這群年輕人湊過來一起研究地圖,其中一位男生說他大概知道位置,另一位女生跟著附喝:「就讓我們一起找路吧」,跟著這群年輕人,感覺自己也年輕起來。
「鐵堡」是一塊獨立在海面上的礁岩,以前沒有橋樑時,只能利用退潮時登島,從高台上望去,就像是一座海上的公園,早期還有阿兵哥及馬祖唯一擁有軍階的軍犬守備站崗,所以島上有一個迷你版的坑道。
進入地下坑道,通道狹窄、空間低矮,馬上就感受到陝隘窄小的壓迫感,雖然空間不大,但裡面有中山室、床、機槍室、厠所.....什麼都有 ,是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迷你坑道。
年輕人:「妳自己一個人來馬祖玩嗎」?
Amy:「我是跟我媽一起來馬祖,不過我媽現在在飯店」。
出來兩個小時了,還是會擔心媽媽一個人在飯店房間裡,回到飯店,媽媽已午睡醒來,坐在椅子上看電視,媽媽:「妳覺得房間冷氣有涼嗎」?不知道是不是西曬的關係,房裡的冷氣有運轉,卻不怎麼涼。
「媽,冷氣不涼怎麼不到樓下大廳坐,妳不怕室內沒空氣嗎」,「是不會很涼啦,但是也不會悶,所以我就沒出去外面坐」,媽媽在房裡兩小時要是沒空氣....,想到就令我害怕,我趕緊沐浴後,帶媽媽出去遊島之前,跟櫃台講冷氣問題,希望晚上回來時,冷氣夠涼.....
※延伸閱讀※
2014.09.13 【馬祖】北竿。北海坑道-劇烈起伏又蜿蜒的道路
2014.09.14 【馬祖】南竿。八八坑道、酒廠-酒香四溢不喝也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