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澳門的第二天早上,因為自由行不趕行程,也就不必急著出門。
媽媽突然盯著床頭旁某樣東西直看
媽媽:「這又是什麼」?
Amy:「這是床頭小燈,晚上看書時用的」。
媽媽:「睡覺就睡覺,還看什麼書,這飯店房間的機關還真多」。
與媽媽出門吃早餐,三度經過總是滿滿饕客的瑪嘉烈蛋塔店,未到營業時間感覺有點冷清。
街道上車少人少,比起昨天下午人車擁塞的景象,此刻的澳門更讓人感到悠閒。
民政總署前也不再車水馬龍。
議室亭前地人潮如織的景象。
也暫時恢復了平靜。
續行往盧家大宅方向,在恆友魚丸店隔壁店家買麵包。
一時好奇,延著蘆家大宅前的小斜坡跑上去。
看到一座教堂,雖然行前有做了一些功課,但昨天把地圖收起來之後就亂亂走,竟也意外的走到"主教座堂"。
走進這一區,馬上感受到與議事亭前地完全不同的氣氛,這裡少了遊客,也少了喧嘩嘈雜聲。
主教座堂的對面是教堂辦公室,旁邊這一棟同為黃色的建築就不知做何用途了,在這裡沒有停留很久,就趕緊走回玫瑰聖母教堂前與媽媽會合一起吃早餐。
吃過麵包後,與媽媽繼續往大三巴方向前去,行經女媧廟,旁邊小巷子好熱鬧,有小吃及水果攤,媽媽說回程時再逛。
走到大三巴老街,昨天這條老街擠滿了人潮,現在時間還早,遊客還沒出來。
走到老街盡頭,大三巴牌坊就在前面。
牌坊前的階梯看起來不很徒。
不想讓媽媽爬那麼多階梯,改走旁邊的斜坡。
斜坡路不很陡,但因為遊客愈來愈多,窄窄坡道人車交錯,汽車喇叭聲及喧嘩聲.....
到處都是遊客。
登高至石階頂端,牌坊前方.....
及牌坊後方也一樣,遊客滿滿滿....
或許是因為遊客多的關係,原本可以由旁邊階梯走上二樓登高望遠,今日卻掛上禁止登樓告示。
往牌坊右邊公園走去。
比起牌坊前,公園內就顯的悠閒許多。
順著指示牌往大砲台方向前去,再度走上階梯。
轉來彎去,階梯不多也不陡,不會爬的很喘,看到砲台就到了。
由砲台城牆下走進去....
走到底往右直上....
延著石階上行。
登上觀景台,最先印入眼簾的是走到哪都能看到的"新葡京酒店"。
觀景台前架著成排大砲。
其中一座大砲就這麼準準準的對著"新葡京酒店",瞄的也太準了~
走回公園,與媽媽往大三巴牌坊左邊斜坡走去。
大多數遊客把焦點都放在大三巴牌坊上。
其實在牌坊旁有一座中式的哪吒廟和比較少人知道的舊城牆遺址,這段是澳門目前僅存的城牆遺址,據說是澳葡政府幾百年前佔領澳門後所建的。
順著哪吒廟前斜坡往下走,延著右邊石階而下。
戀愛巷~~
行前,聽同事Betty說過,她去年造訪大三巴時,怎麼也找不到這戀愛巷。
就在大三巴牌坊旁的小巷子裡,一側是粉紅、一側是粉黃,很醒目的巷弄,Betty啊!妳要捶心肝囉~
戀愛巷其實是一條僅五十米長的小巷弄,短短小巷因色彩鮮明的外牆色系,典雅的門窗樣式,再加上歐風十足的石板小路,讓不少遊客愛於些地留影。
與媽媽走回斜坡往回走~
回望大三巴牌坊,遊客依舊如織。
老街也開始湧現人潮,與媽媽在鉅信手信坊買些肉干現吃。
順路走到女媧廟旁的小吃攤,"生滾粥"及"粉腸"兩攤位相鄰而立,饕客總是一個個、一群群接著而來。
在這裡遇到兩對母女檔的台灣遊客,一樣是母女前來澳門自由行、一樣買了這兩樣小吃、也跟我一樣買好帶回飯店吃,因為中午過後,人潮一多走到哪都是人。
買了豬肉干、兩樣小吃、水果、麵包、再買一碗咖哩魚丸,與媽媽慢步往飯店方向走回去....
走進飯店房裡,媽媽:「澳門實在是有夠熱」,尤其是中午時分更熱,還是在房裡吃飯涼快些....
Amy:「媽,餐廳就在飯店頂樓,妳真的不想吃法國料理嗎」?
媽媽:「不用啦,滿桌都是吃的東西,吃什麼法國料理」。
這滿桌吃的東西其實都是一些小吃,咖哩魚丸今天會再買,是想嚐一下店家所說的招牌辣味,不同的是,辣味的咖哩較濃,口感確實比昨天買的不辣口味更重些。
媽媽:「妳吃看看,這粉腸不錯」,加了花生醬汁的粉腸,鹽淡適中,很合媽媽的口味。
近中午十二點,吃完午餐後,整李好行李到櫃台退房,準備搭車到今晚入住的另一間飯店,有了昨天不怎麼好的搭車經驗,此時,是搭免費接駁車?還是再坐計程車呢?免費接駁車要轉程才能抵達"銀河度假村"比較麻煩些,媽媽:「就坐計程車吧,應該不會再遇到像昨天那樣的司機」,就這樣,我與媽媽坐上酒店門口前的一輛計程車........
※延伸閱讀※
2015.10.16 【澳門】議事亭前地。聖母玫瑰教堂-滿滿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