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去年十月初走過猴洞之後,即有興起從"火焰山、大暖尖山、十八羅汗岩、石門內尖山"O繞回到原出發點的想法,當時因大雨沖刷,部份山徑溼泥坍塌無法通行,站在登山口仰望,只好下次再來吧!
今年四月天氣不錯,加上桐花已開放,從火焰山O繞一圈的想法再次興起,就這麼走一回,走著走著便喜歡上這條路線,尤其是少有登山客走的猴洞,已成為我的秘密基地,想到就去,光是這個月就去了三次囉,哈~
04/11 四月中不冷不熱的氣候很適合上山健走,今天與朋友前來把"火焰山、大暖尖山、十八羅汗岩、石門內尖山"O繞走一回,也不知道往十八羅汗岩的山徑是否已通,走看看吧!不能走就再回頭囉。
09:05 從承天禪寺大門旁的步道石階而上,至階頂取左沿著步道前行,此段路徑起伏不大,又有樹木遮蔭,冬天寒風冷颼颼,夏天嘛~多少可以遮去些熱氣,但要是遇到高溫又悶熱的天氣,好像也涼快不了。
09:14 沿著步道直行,大步道轉彎處的岔路口,一旁樹幹上指標寫著"火焰山",這條原始路徑在去年就看到,當時因草樹茂密,路徑還不是很明顯,上次來時,再次經過發現路跡現蹤,且有少許幾位登上客由此上行,今天就從這裡走到火焰山試試吧。
路徑一開始緩坡上行,比起步道,我比較喜歡走原始路徑,感覺更貼近山林間。
密林裡,樹木高聳、枝葉茂密,猶如走在樹林迷宮中,微風徐徐吹來,時不時傳來鳥鳴聲,重點是沒有很多登山客走這條山徑,就更悠靜了,好喜歡這寧靜的份圍。
山徑是漸進式的陡上,偶有拉繩輔助向上,但不至於陡峭難行。
約莫三十~四十分鐘左右即抵達"火焰山"山腳下,取右石階向上。,
取左往大暖尖山方向。
09:31 依火焰山標高牌再往裡面走,有兩條岔路,左往媽祖山(大暖尖山)、右往重慶慈惠堂,這兩條山徑中間橫著另一條山徑可相通,所以無論走哪一條山徑都能通。
我們取左石階向下往"大暖尖山"。
山徑因少有人走,步道已長滿青苔,像極了"綠色步道",不過也因為綠油油的青苔滑腳,只要是下雨或雨後幾天,這條山徑會濕滑又難走,建議連續好天氣之後,步道較不濕滑再來走比較安全。
桐花季節,雖未到盛開時,卻也能看到零星桐花掉落。
腐朽樹幹上,因為潮濕而長出許多不知名的菇類。
哇啊!這段步道桐花開好多,比起熱門步道,那些被來往遊客或登山客踩扁的桐花,這裡的桐花都是整朵整朵的,因為人少的關係吧。
就連一旁菜園裡,也是桐花舖滿滿。
這是小小板根嗎?
還有巨石壁爬滿樹根。
10:34 媽祖山(大暖尖山)、海拔288公尺,今天天氣好,山頂人聲鼎沸,登山客還真不少。
大暖尖山山頂分左右兩條步道,最後會交叉,所以兩邊皆可通行,我們取左續往"猴洞"。
10:45 從大暖尖山頂下來,約莫行走十分鐘左右,於步道左邊樹幹上看到"猴洞"指標牌,路徑不是很明顯,必須仔細看,不然很容走過、路過就錯過了。
往猴洞的山徑,只有一個字"陡",之字形向下,不止陡還很陡峭,有幾處更是幾乎垂直,而且路徑窄僅容一人單向通行,一定得拉繩才安全。
最後快到猴洞之前,還有一段緊靠巨岩壁幾近垂直的鐵梯向下。
同伴說:沒想到土城山區,居然有這麼個山洞(猴洞),還這麼陡...
其實在猴洞右側有段幾乎垂直的山壁可拉繩向下,因為地圖上未顯此山徑,也不知道通到哪裡,所以不敢獨自冒然前進,同伴說:下次吧,我們找一天去探路,看下方的登山口在哪。
11:09 離開猴洞,比起下來,上去反而讓我有安全感,折返回大暖尖山步道取左下續行,這一段步道因為少有人煙,又日照不到,蠻濕滑的,大暖尖山步道啊,真的~一定要連續好幾天是好天氣才能來走,不然肯定滑滑滑~
11:58 從大暖尖山步道下來,接柏油路取左,大概步行三四百公尺左右會看到鎮安宮,我們在此停留約莫10分鐘。
12:09 頂著烈日,從宮廟旁小徑向上時,嚇!!!狗群齊吠聲音及大,雖然都關在鐵皮屋裡,還是嚇了我一大跳。
再度走進樹林,陽光照射不進林間,山徑就在溪溝間,不是很明顯的路徑,石頭上布滿清苔,又一路陡升向上,還真不好走。
山棕,這季節蠻多山棕,聽說花開時,很香~
12:46 四十分鐘左右,終於走出叢林,來到步道岔路,右方往"長壽山、成福山",三年前曾經從三峽的玉皇宮方向走過來,今天不走那一段,取左依指標往十八羅汗岩。
往十八羅汗岩途中,遠眺對面,來時走過的大暖尖山、猴洞。
12:54 抵達十八羅漢岩,有登山客在此煮食午餐,也有登山客在樹蔭下休息,太陽雖大,偶有微風徐徐吹來,還算涼快。
13:29 休息三十分鐘吃完午餐後,續往石門內尖山。
從十八羅汗岩接繩下來,山徑上上下下的走,這段山徑走過三次,所以不陌生。
14:43 從十八羅汗岩方向過來,數不清走過多少階梯、又跨過多少岩石,走了一小時二十鐘,來到"石門內尖山",少了太陽熱氣,天氣轉陰了,喝口水之後,繼續走吧!
14:56 走了13分鐘,抵達石門內尖山東峰,接著就下山囉。
15:41 從早上出發後的6小時40分鐘,回到承天寺旁的停車處,今天終於把"火焰山連走石門內尖山"O繞完成,全程大約15.6公里,走到滿身汗,好熱~,至於在"猴洞"有另一條幾近垂直拉繩陡下的山徑,下次再來探路...
04/24 天氣愈來愈熱,假日去哪兒?沒有山約,那~來去猴洞吃午餐吧!
準備好午餐的食材及炊具,出門囉~
依循以往走的路徑,至火焰山後,再接續大暖尖山步道,因為桐花季,大家都在桐花公園,往大暖尖山、猴洞的步道上與以往一樣少有人煙,也因為少有登山客行走,滿地滿階及花草間都是桐花,像是舖上一層白地毯。
咦!涼亭裡還有人,去年十月來與"麗葉"來時,在這涼亭裡遇到四位大哥,當時請我們喝好茶,還摘柚子給我們;
我問:大哥們還記得我嗎?去年十月我跟另一位女生在這裡待了一個多小時。
大哥:摘柚子對不對,哈~記得記得。
我問:另外三位大哥呢?
大哥:他們十二點左右就下山了,我在煮麵一起吃吧。
我回:謝謝大哥,我有帶東西等一下去猴洞要煮,我先走囉~再見。
下次早點上山,再來與四位大哥喝茶聊天吧~
因為已過中午時分,剛才在涼亭聞到大哥煮麵,我肚子也餓了,所以加快腳步走到大暖尖山山頂後,取左下往今日的目的地猴洞。
拉繩之字形陡下來到猴洞,攤開雨傘布、拿出炊具及食材,煮麵囉~
天氣熱,但猴洞卻不會很熱,很快煮好我今天的午餐,開動囉~
大熱天的,吃湯麵不熱嗎?比起林間步道上,洞窟裡還是來的涼快些,吃熱呼呼的麵也不覺得熱。
飯後,泡一杯茶、再吃一顆橘子,賞景...
拿新玩物拍360度拍全景照片,第一次使用不是很熟,玩了很久,怎麼拍都不滿意,哈~
下午兩點多,不能在逗留了,回程至少也要一小時半左右,該下山回家了。
猴硐~沒有猴子,有貓...
大暖尖山步道的猴洞一樣沒有猴子,也少有登山客,今天在猴洞,煮麵、泡茶、吃水果,拿新玩物拍360度拍全景照片,原本打算從猴洞的另一山徑陡下,但拍照玩太久了,僅走一小段近乎垂直陡下岩壁即折返,下次再試試,從另一方向攀繩陡上猴洞...
04/30 "猴洞"我又來囉,光是這個月就來第三次了,今天與朋友從頂埔捷運站出發,從另一條山徑走往猴洞。
同學曾說過:爬階梯才真的像是在爬山...,但是大熱天裡,爬那數不清又看不到階頂的階梯,真的是汗如雨下,好熱~
還是原始山徑好走些,也涼快些。
從頂埔站出發,依循地圖走,這條山徑通往"大暖尖山",其中一條岔路可接往攀上猴洞的另一條路,所以今天就來探路了。
原始山徑變化多,樹根、岩石、拉繩少不了,雖是上上下下的爬走,卻比起走階梯更有趣,我是不是很自虐,哈~
山棕~上次來還未開花,這次來開花了,而且遠遠的就能嗅到花香味,怎麼形容這花香味咧?有點像"七里香+枺莉香"吧!但不是濃郁的花香,是淡淡的...
不知走了多久,來到岔路,左往頂埔捷運站,直行往大暖尖山,我們取右續行於樹林間,接上大暖尖山步道的石階向下,接上柏油路,經過鎮安宮後,繼續直行沿著馬路大約走有十五分鐘,於岔路取左經過民宅,於一百公尺左右的馬路左邊,一條不是很明顯的山徑向上,即是通往猴洞的山徑,樹幹上掛著小小的指標,又是一條"走過、路過、經過"不仔細看就鐵定錯過的山徑。
於林間緩緩陡升向上,來到猴洞山腳下的大岩壁。
1、2、3....6條繩子, 還好岩壁有鑿洞(踩點)及架設繩索,才能順利爬上岩壁頂的"猴洞"~
四度前來,猴洞依舊沒有任何登山客,這麼熱的天氣,我想也只有猴洞洞內涼快,所以蠻喜歡這裡,可以很悠閒的愛呆多久就呆多久。
這次從"捷運頂埔站、猴洞"O繞回到原處,從另一方向,近乎垂直的巨岩攀登猴洞,我覺得攀上還算順,攀下呢?會比較難吧,尤其是下雨過後,還是不建議走這裡,太危險了,最好是連續好幾天都是晴天,步道會比較好走些,也安全些。
朋友:妳很喜歡來猴洞耶~
我回:是啊,因為少有人去,淺淺的山洞蠻涼快的,可以悠閒的呆上大半天也不會有人吵,感覺像山頂洞人一樣,哈~
Digu
- Apr 30 Fri 2021 14:20
【山林】新北市。土城 大暖尖山+猴洞+十八羅漢岩+石門內尖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